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休闲娱乐

华为突然宣布!富士康出手!深圳市委书记会谈,又一个巨头宣布加大在深布局

时间:03-28 来源: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126

华为突然宣布!富士康出手!深圳市委书记会谈,又一个巨头宣布加大在深布局

在ChatGPT愈演愈烈之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卡脖子”替代技术和产业发展。深圳梦注意到,最近深圳几个好消息传来:华为突然宣布:基本实现芯片14纳米以上EDA工具国产化;工业富联相关人士证实,工业富联向客户供应的高效运算(HPC)系统,已经应用于ChatGPT,以及接下来ChatGPT Plus和其他AI相关的应用中,元宇宙、ChatGPT等带动算力需求激增;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与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李滨一行会谈;与此同时,工业富联出手:参投紫光集团重整的兴微基金已收到53.8亿元转让款;深圳多个半导体项目入选2023年度重大项目,2025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值要突破2500亿元。截止到2022年底,深圳市共有集成电路企业近600家。华为:基本实现芯片14纳米以上EDA工具国产化在日前华为举行的硬、软件工具誓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芯片设计EDA工具团队联合国内EDA企业,共同打造了14nm以上工艺所需EDA工具,基本实现了14nm以上EDA工具国产化,2023年将完成对其全面验证。EDA工具一般是指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大致可分为芯片设计辅助软件、可编程芯片辅助设计软件、系统设计辅助软件等三类。作为芯片设计软件,EDA工具可以进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功能设计、物理设计、验证等。EDA本身极其复杂,对于实现芯片自主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实现了EDA工具自主化,就能够基本达成半导体自主化的先决条件。徐直军介绍,三年来,华为围绕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和芯片开发三条研发生产线,完成了软件/硬件开发78款工具的替代,保障了研发作业的连续。其中,软件开发工具开发团队自2018年就开始布局,努力打造软件从编码、编译、测试、安全、构建、发布到部署等全套工具链,采用自研加联合合作伙伴一起研发的策略,解决工具连续性问题;硬件开发工具开发团队在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帮助下,突破根技术,引进新架构,发布了云原生的原理图工具,打造了高速高密PCB版图工具,打磨了结构设计二维/三维CAD工具,布局了硬件多学科仿真工具;华为还与伙伴共同布局EDA芯片设计工具,拓展EDA工具软件的自主选择权,抓住对芯片设计市场的机遇,基本实现了14nm以上EDA工具国产化,2023年将完成对其全面验证。“截至今天,我们联合合作伙伴已经对外发布了11款产品开发工具,且所有产品线都已经切换到我们自己发布的工具,合作伙伴和客户也可在华为云上使用。目前每月有大约20多万软件开发人员、19.7万硬件开发人员在使用我们开发或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工具,同时还有203家企业愿意付费使用我们的软件工具,这是对开发工具团队的一种认可。”徐直军说。近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华为用三年时间内完成了13000个以上器件的替代开发、4000个以上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尽管华为现在还处于困难时期,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并没有停步。2022年,华为研发经费达238亿美元,几年后,随着公司利润增多在前沿探索上还会继续加大投入。徐直军也表示:“尽管我们这些年在产品开发工具突破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面临的挑战还很多,没有彻底突破的产品开发工具也很多,需要我们马不停蹄、加倍努力,不断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彻底实现战略突围。”(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以下为讲话全文突破“乌江天险”,实现战略突围——徐直军在硬、软件工具誓师大会上的讲话2023年2月28日尊敬的各位伙伴、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既是表彰会,又是誓师大会,祝贺在突破“乌江天险”之一——产品开发工具软件中的获奖团队和个人,特别感谢在工具软件攻关过程中的所有合作伙伴和做出过贡献的所有英雄们。2019年5月16日,美国把华为放入实体清单,所有美国的产品、芯片、器件在没有许可下不能提供给华为,也不能给华为提供服务。一时间,所有给华为提供产品开发工具软件的美国公司及产品中有美国成分的其他公司都停止了升级和服务,我们从芯片设计、单板设计、结构设计和仿真验证、软件开发都只能依赖不能升级及有限许可期的工具软件进行,或很快进入无产品开发工具可用的境地。这如同当年横在红军前进路上的乌江天险,我们只有突破“乌江天险”,实现战略突围,才有可能持续开发出产品——即打造出从矿石和沙子到产品的领先的产品开发工具软件,彻底摆脱开发工具软件的依赖。第一,三年来,我们围绕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和芯片开发三条研发生产线,努力打造我们的工具,完成了软件/硬件开发78款工具的替代,保障了研发作业的连续。软件开发工具开发团队自2018年就开始布局,努力打造软件从编码、编译、测试、安全、构建、发布到部署等全套工具链,采用自研加联合合作伙伴一起研发的策略,解决工具连续性问题。这样不仅有力支持了公司十多万软件工程师的软件开发,而且还基于华为云对外提供服务,实现内外一致。硬件开发工具开发团队,在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帮助下,突破根技术,引进新架构,发布了云原生的原理图工具,打造了高速高密PCB版图工具,打磨了结构设计二维/三维CAD工具,布局了硬件多学科仿真工具。芯片设计EDA工具团队联合国内EDA企业,共同打造了14nm以上工艺所需EDA工具,基本实现了14nm以上EDA工具国产化,2023年将完成对其全面验证。截至今天,我们联合合作伙伴已经对外发布了11款产品开发工具,且所有产品线都已经切换到我们自己发布的工具,合作伙伴和客户也可在华为云上使用。目前每月有大约20多万软件开发人员、19.7万硬件开发人员在使用我们开发或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工具,同时还有203家企业愿意付费使用我们的软件工具,这是对开发工具团队的一种认可。第二,尽管我们这些年在产品开发工具突破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面临的挑战还很多,没有彻底突破的产品开发工具也很多,需要我们马不停蹄、加倍努力,不断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彻底实现战略突围。1、已投入使用和对外发布的产品开发工具软件要以使用者为中心,努力提升用户体验,基于使用者需求和技术的进步持续优化,一定要确保工具的持续领先性,才能有效支撑产品开发工程师的高效和高质量。2、对没有突破的产品开发工具软件,如光学仿真软件、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要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专业人才,并持续支持合作伙伴,采用云、AI等新技术、新架构突破关键难题。3、华为云要开发一些工具软件所需的共性难点技术,以服务的方式让工具开发厂商调用,以帮助工具开发厂商能快速推出产品并有竞争力。要建立工具软件的工程数据标准,打通工具软件的数据。同时要支持工具软件云化,与合作伙伴一起,把工具软件基于华为云服务所有客户。4、我们自己开发的工具软件,先服务好华为内部,然后再基于华为云对外提供服务,且内外一致;与工具软件厂商联合开发的工具软件,华为云与工具软件开发商合作,用工具开发厂商的品牌对外提供服务,在利益分成上,我们要少分一点,工具厂商要多分一点。5、要推动高校加速工具软件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工具软件人才。同时要把所有已发布的工具软件在高校中率先使用,让学生从接触工具开始就使用上这些工具软件,形成星星之火。“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突破“乌江天险”,实现战略突围的号角已经吹响,战旗已授予,期待开发产品开发工具软件的将士们在2024年12月31日胜利会师,把所有软件、硬件、芯片……的开发工具向社会发布。让我们不辱使命、不负韶华,奋勇前进!谢谢大家!工业富联:向客户供应高效运算(HPC)系统,已应用于ChatGPT据上证报,工业富联相关人士证实,工业富联向客户供应的高效运算(HPC)系统,已经应用于ChatGPT,以及接下来ChatGPT Plus和其他AI相关的应用中。元宇宙、ChatGPT算力需求激增带动业绩创新高,工业富联2022年营收5118亿工业富联3月14日公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受益于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算力等需求增长,公司业绩再创新高,营收首次突破5,000亿元,至5,118.5亿元,同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200.73亿元,同比增长0.3%。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状况也持续改善,净额达153.66亿元,同比增长76.1%。三大业务板块均双位数增长 算力需求激增带动云计算营收首超2,000亿具体来看,工业富联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云计算板块表现最为亮眼。元宇宙、ChatGPT等带动算力需求激增,该板块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至2,124.44亿元,同比增长19.56%,连续5年保持成长趋势。公司云计算服务器出货量持续全球第一。新市场方面,云端游戏(Cloud Gaming)机柜系统产品也开始出货。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方面,全球企业数字化、5G基建和智能家居需求提升,网络扩容需求显现,该板块实现收入2,961.78亿元,同比增14.37%。公司在该领域布局包括企业网络设备、无线网络设备与5G相关产品、智能家居产品及工业相关产品。工业互联网方面,全年收入规模19.12亿元,同比增长13.46%。其中卓越制造咨询业务基于标准交付流程及方法,收入增长113%,客户增长60%;一站式数字制造运营系统推进标准软件产品收入增长283%、客户增长63%;云与平台服务收入增长140%,资源规模增长53%。研发投入115.8亿创新高 4年打造6座灯塔工厂技术创新成为工业富联抓住数字经济风口期的重要保障。公司深入布局数字经济核心技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申请及授权专利6,078项,较上年同期增加10.4%。其中,在高端精密机构件、自动化暨机器人、工业元宇宙、数字化智造等技术领域广泛布局,授权专利增长迅猛,占比达73.8%。期内,公司研发成本为115.88亿元,同比提升6.95%,研发技术人员超3万人,同比增加0.5万人。稳定增长的研发投入一方面帮助工业富联持续实现对数字经济产业五大类范围的精耕,特别是在云及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5G及网络通讯设备、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产品、技术以及全球市占率方面,进一步确立了领先优势。另一方面,持续增强的技术积累也帮助工业富联在数字融合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其中,工业富联深圳观澜工厂于今年1月入选新一批WEF“灯塔工厂”,成为了全球首座精密金属加工“灯塔工厂”,使得工业富联4年来参与打造的“灯塔工厂”增至6座。工业富联数字经济龙头地位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公司在“2022年福布斯中国数字经济100强”位列第七、电子行业第一,位列“广东500强”第九,并入选“2022新型实体企业100强”、“中国企业科创力100强”等榜单。开拓“数字经济”版图 深化算力市场布局2022年,工业富联在投资领域也取得显著成果。其中,战略投资的工业视觉龙头企业凌云光于2022年7月实现科创板上市。精密机加工龙头企业新大陆精密已向上交所主板提交IPO申请。期内,工业富联还对全球协作机器人独角兽思灵机器人持续下注,在C+轮追加投资3,000万美元。2023年1月,思灵机器人获得软银愿景基金领投2.1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20亿美元,较C+轮升值33%。此外,公司也向国内领先的射频技术公司开元通信投资了1,600万元,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万物互联领域的布局。对于未来,工业富联表示数字经济仍将是经营发展的主线,并经过优化设计,提出了“2+2”的经营策略,即在核心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加速推动公司“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能力向半导体封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延伸,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外溢,同时围绕大数据、机器人等进行新事业布局。尤其是在算力方面,工业富联在报告中指出将依托在云服务器、高性能服务器、AI服务器、边缘服务器及云储存设备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积累,以及所拥有的全球顶尖客户群和海量生产数据,深化在算力市场的布局。ESG评级稳步提升 坚持深耕中国战略2022年,工业富联同时在ESG建设按下了快捷键。不仅发布了首份《工业富联碳中和白皮书》,承诺到2030年运营碳排放量较2020年基准年下降80%,到2035年实现运营碳中和,2050年实现价值链净零排放,同时还连续第四年发布了CSR报告。此外,截至报告期末,工业富联已累计建成10座“绿色工厂”、超10座“智慧工厂”。公司南宁园区也在期内取得了UL2799废弃物零填埋铂金级认证。相关成果帮助工业富联ESG评级实现稳步提升,明晟MSCI ESG评级2022年调升公司评级至BBB级;标普CSA评级首次参评即取得了41分,成绩优于全球92%同业;CDP碳披露上首次参评也获得了B级的成绩。国内评级上,公司自2019年起在恒生ESG评级上获得连续4年保持A级(满意)、稳居同业前10%的成绩,并获连续纳入3项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2022年在中证ESG评级中获评A级,为同行业排名前12%。公司还连续两年入选《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并收获“2021年度杰出责任企业”大奖、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和“最佳ESG实践奖”等多项荣誉。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业富联将坚持“深耕中国”,坚定看好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同时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充满期待。工业富联将继续在国内强化产业布局,包括加速推进深圳、赣州、济源、绍兴、杭州等项目的建设。工业富联位于江西赣州和河南济源的新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陆续投产,其中,赣州园区是工业富联目前在国内投资最大的、建设最新、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园区,项目建成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主营业收入300亿。济源项目预计年内可新添产能375万套,新增就业1万余人。(内容来源:工业富联官网)孟凡利与紫光集团李滨一行会谈3月23日,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与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李滨一行会谈。孟凡利对紫光集团为深圳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紫光集团是集成电路行业领军企业,与深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契合度高、协同性强。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在深圳有更多的业务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更多互利共赢成果,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我们将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发挥更大更好作用提供有力支撑。李滨介绍了紫光集团基本情况和发展战略,表示将积极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在深布局,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能级、扩大合作成果,助力深圳高质量发展。深圳市领导陶永欣、郑红波,紫光集团联席总裁陈杰参加会谈。(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林捷兴)工业富联:参投紫光集团重整的兴微基金已收到53.8亿元转让款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业富联”或“公司”)3月15日晚间发布关于参与设立投资基金的进展公告。公告称,公司参投紫光集团重整的兴微基金已经收到来自烟台海秀53.8亿元转让款。▲工业富联公告截图工业富联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3月25日与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路资本”)签订了《兴微(广州)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兴微基金份额98亿元人民币,占兴微基金份额的99.99%,智路资本为兴微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基金管理人。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3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设立投资基金的公告》(公告编号:临2022-028号)。2022年3月29日,兴微基金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手续并取得了《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证明》。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4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设立投资基金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临2022-029号)。公告介绍了投资基金后续运作概况:兴微基金以人民币53.8亿元与其他投资人共同投资设立晟粤广州,出资比例为48.91%;晟粤广州再与其他投资人共同投资设立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广芯”),出资比例为20.4%。2022年7月,智广芯通过司法重整取得紫光集团100%股权(以下简称“紫光集团”)。后续兴微基金将持有的标的份额转让给烟台海秀集成电路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烟台海秀)。公司及兴微基金、烟台海秀、智路资本等签署相关协议,约定以下主要条款:1、烟台海秀应以不低于人民币53.8亿元或届时晟粤净值对应兴微基金所持份额价格或各方另行一致同意的其他价格的最高者向第三方转让标的份额。应当在收到第三方受让价款后5个工作日或公司另行书面同意的其他时限内将转让价款支付至兴微基金指定的有公司参与共管的银行账户。2、无论是否找到受让人,烟台海秀应在紫光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估值报告出具后但不晚于2023年3月15日前,将转让价款支付至兴微基金指定的有公司参与共管的银行账户。转让价款支付至兴微基金指定账户后,由公司决定转让价款的用途及处置方式,且公司有权单独决定将转让价款从兴微基金账户转回给公司指定账户。未经公司书面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得使用或处置兴微基金或兴微基金指定账户内的转让价款。公告透露,截至目前,烟台海秀已依约支付全部转让款53.8亿元至兴微基金账户。(内容来源:工业富联公告、读创财经)深圳多个半导体项目入选年度重大项目2025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值要突破2500亿元2022年6月,《深圳市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出台,计划目标明确,2025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值要突破2500亿元。该计划提出以南山、福田、宝安、龙华、龙岗、坪山6个区为重点对象,形成“东部硅基,西部化合物,中部设计”全市一盘棋的布局。以坪山区为例,坪山区定位为硅基半导体集聚区,目标到2025年,坪山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此外,日前,深圳宝安区发布《宝安区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构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车规级、人工智能、穿戴芯片产业创新集聚高地,产值突破1200亿元,增加值突破280亿元,培育5家以上产值超2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涌现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优质新锐上市企业。同时,实施方案还谋划了“2+4”千亿级产业格局。“2”是指燕罗集成电路专业制造园区和石岩集成电路专业制造园区,其中,燕罗先进制造业园区力争打造世界级汽车半导体先进制造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封测基地和半导体设备材料高端集群;石岩先进制造业园区瞄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打造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产业集聚高地。“4”是指四个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及交易园区,分别是宝安中心区、大铲湾、铁仔山片区和机场片区,这4个片区重点瞄准芯片设计、应用研发、交易环节,着力打造车规级芯片设计创新基地和全球半导体应用研发集聚区。摘选深圳2023年重大项目半导体领域重大项目列表《2023年深圳市重大项目计划》共涉及830个项目,总投资约3.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13.5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现代产业类项目聚焦“20+8”产业集群,发挥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半导体领域项目中,鑫巨(深圳)半导体“光刻制程湿法设备生产项目”、华润微“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项目”、中芯国际“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等对产业链关键技术环节具有巨大影响。摘选深圳2022年重大项目半导体领域重大项目在2022年12月29日,在2022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上,深圳市科创委科技重大专项处副处长李时在《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报告》演讲中透露,截止到2022年底,深圳市共有集成电路企业587家,其中IC设计企业共计390家,占比66.4%。制造企业7家,占比1.2%,封测企业70家,占比11.9%;设备企业79家,占比13.5%;材料企业41家,占比7%。深圳市主要集成电路企业聚集在南山、龙岗、福田、坪山和宝安五个行政区,2021年五个行政区集成电路产业总营收为1619.1亿元,占比全市95.8%。2021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营收约1690.3亿元,同比下滑6.6%,主要是因龙头企业遭受到制裁导致IC设计业营收下降,但是制造、设备、封测、材料等环节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测2022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营收1578.4亿元,同比下降6.6%。此外,与会嘉宾透露:中芯国际深圳工厂8英寸线产能达到7万片,12英寸线的产能达到1万片。2023年,12英寸线的产能达到3万片,2024年达到4万片。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都能完成,有芯片流片需求的设计企业可以和这家企业积极合作。人民日报: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应用广度和深度加快扩展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商业化应用加速落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工业质检、零件计数、自动驾驶、语音交互……人工智能在产品研发、服务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为企业带来切实成效,各式各样的人工智能应用进入生产生活、服务千家万户。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当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双轮驱动、双向促进的发展特征。在供需两侧的共同推动下,技术创新成果开始大规模地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实践,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加快。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18%。应用广度和深度加快扩展,场景创新成为新路径兔毫、油滴、曜变、鹧鸪斑……在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建盏展现出绚丽的釉色,每盏皆唯一。古人常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来形容其釉色千变万化。近年来,国内建盏产业迅速发展,但也产生了假冒仿制、以次充好等乱象,通过传统防伪手段,很难解决问题。后来,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一家建盏生产企业找到了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为每一只建盏打造专属的“电子身份证”。这并非易事。一方面,分辨不同建盏之间的区别难度极高,建盏釉面还会产生很强的反光,这些都会给人工智能带来挑战;另一方面,这类项目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实验设计。面对这些问题,旷视团队提出“算法量产”理念,打造了人工智能建盏溯源系统,实现了盏纹识别。团队还研发了内置可控制光源的硬件设备,以克服釉面材质反光的难题。“我们由此实现了一盏一图、一盏一码、图码结合,既有效打击了仿造伪造行为,又推动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和数智化升级。”旷视研究院算法量产负责人周而进说。像建盏一样,人工智能应用向纵深演进,越来越多的行业实现了智能化升级。工业质检、零件计数、自动驾驶、语音交互,甚至是高空抛物检测、普洱茶茶饼识别、破皮速冻水饺检测……人工智能为企业在研发速度和流程、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带来切实的成效,“五花八门”的人工智能应用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热潮,进入生产生活、服务千家万户。“人工智能技术正沿着追求更高精度、挑战更复杂任务、拓展能力边界等方向持续演进。场景创新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产业增长的新路径。”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赵志耘认为,人工智能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正向更多行业和更核心的业务领域渗透,推动制造、物流、医疗等各方面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场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化路径逐渐清晰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人工智能产业化的路径也逐渐清晰。近几年,国内外厂商纷纷加码巨量模型的投入与研发,让人工智能产业落地找到了新的方向。新药研发就受益于此。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是由华为云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训练而成的大模型,可以实现针对小分子药物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冰教授团队利用该大模型成功研发出一种新的“超级抗菌药”,它有望成为全球近40年来首个新靶点、新类别的抗生素。借助大模型,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70%。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芮勇认为,大模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大三多”:“‘一大’是指参数规模大,是千亿参数级别的超大型人工智能模型;‘三多’是指利用多来源、多模态、多任务的互联网海量数据进行训练。”“在云服务的基础上,大模型的落地也越来越普遍。过去,我们经常强调的是针对某一类应用的小模型,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现在随着大模型的出现,用户可以在预训练模型上进行简单的处理,就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实际上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国际数据公司(IDC)中国副总裁周震刚说。浪潮信息基于大模型打造的智能客服机器人“源晓服”就是大模型的一个典型应用。“我们的目的是让大模型与契合场景需求的行业模型进行结合。”浪潮信息服务总监陈彬说。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源晓服”能够对知识库进行自主化学习。目前,已能覆盖终端用户92%的咨询问题。对于一些常见技术问题,如系统安装、部件异常等,解决率达80%。“大模型并不是炫技,它更多源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浪潮信息副总裁刘军指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已经从碎片化过渡到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在算法模型方面,巨量模型将会成为人工智能算法规模化创新的基础。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形成良好产业发展基础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与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产业政策,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还依托领军企业建设了10余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地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发布智能产品推广目录等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养老、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近年来,我国形成了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外,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200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标志性产品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方面,2022年,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目前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专家表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创新要素转化为物质或知识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构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要聚焦当前落地应用需求,更快实现人工智能生态伙伴的业务聚合、资源聚合和战略聚合,平台内的各方主体通过加强人工智能算力输出、服务能力优化及人才培养等层面的要素供给,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的产业生态。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际数据公司(IDC) 制图:沈亦伶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谷业凯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休闲娱乐